
大班数学教案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大班数学教案1
活动目标:
1、能积极、主动地进行等分活动,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,知道部分与部分,部分与整体的关系。
2、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、交流自己操作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,并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发言。
3、能从生活和操作中感受事物等分的`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。
活动准备:
1、一根绸带、各种图形的纸、记录纸
2、勾线笔、图形卡片
活动过程:
一、创设问题情境,激发兴趣
1、教师出示一根绸带。提问:一根绸带怎样扎到两个小辫子上呢?
2、幼儿讨论。
3、幼儿边讲解边演示,老师协助。
二、动手操作,探索图形二等分的方法
1、为幼儿提供圆形纸,引导幼儿想办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。
2、幼儿操作,教师巡回观察指导。
3、小结: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。
4、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:
⑴请幼儿把等分部分与原来的材料比较,看它们有什么不同。
⑵小结:整体大于部分,部分小于整体,两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。
三、再次操作,探索同一图形二等分的多种方法
1、为幼儿提供多种图形,引导幼儿想办法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。
2、幼儿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3、小结:爱心形,三角形分成两份是从中间分开.正方形可以从中间折,对角线折分成两份,长方形可以从中间横、竖折,也可以对角折来分成两份。
四、游戏活动:按等分标志分类
1、玩法:把物体按可以二等分的和不是二等分的分类,各贴到相应的地方。
2、教师小结
五、延伸活动,了解生活中物体二等分的有趣现象。
1、教师:“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二等分的东西?”
2、看生活中的物体二等分的有趣现象进行小结。
大班数学教案2
运动目的:
1、妙手口同等所在数到50(或60)以内的什物,并说出总数。
2、知道50内里有5个10,60内里有6个10。
3、能应用简朴的常识办理生存中的题目。
运动预备:
1、教具:板栗多少、袋子多少、“食物店”场景(柜台多少)
2、学具:卖板栗—“板栗”、纸袋多少;
卖薯条—“薯条”、薯条袋多少;
卖糖果—“糖果”、纸袋多少;
卖糖葫芦—“糖葫芦”、木棍多少;
卖羊肉串—“羊肉片”、木棍多少。
运动过程:
一、团体运动:
1、导入运动:
老师:本日,我们班的“食物店”开张了,食物店里有卖什么的?(有卖板栗的、有卖薯条的、幼儿园教育随笔卖羊肉串的、有卖糖葫芦的、卖糖果的。)谁来当售货员?谁来当主顾呢?
2、先容游戏弄法:
老师:主顾来买工具,你要问问他是买50个,照旧买60个。(老师树模解说,如买50个板栗)售货员先把50个板栗数出来放进小篓子里,然后再把它们装进袋子里,每个袋子装10个,看看,能装几袋;卖薯条、卖糖果的也一样,先数出总数(主顾要买的数目),再10个一装。请幼儿树模。
二、幼儿游戏,老师引导。
1、幼儿分离饰演售货员和主顾,购置物品的总数是50或60。
2、老师引导:
①先数出总数,10个再分装。
②引诱幼儿发明50内里有5个10,60内里有6个10。
三、幼儿园教案运动评价:
1、应用评论辩论的要领,让幼儿相识50内里有5个10,60内里有6个10。
2、老师:你本日是当什么售货员的?你发明50内里有几个10?为什么?